找到相关内容590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念佛与十大愿王

    三宝做事;所谓执劳服役等。   以上所讲的各种供养,散见于各种经论。以系佛教常识,故附带着讲讲。现在再讲本文,普贤行愿品上说:—l   “复次善男子,言广修供养者:所有尽法界,虚空界,十方三世,一切...

    道源法师讲述

    |念佛|大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8390090330.html
  • 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——兼论印顺导师由缘起性空论以证成“一乘究竟”的可能性

    》除外)虽然肯定了“回小向大”的积极性,但是缘起性空论只能证成“成佛的可能性”,而不能证成“成佛的必然性”;缘起法则下的惯性原理,又使得二乘圣者容易顺向解脱证境,而不必然堪任回小向大,因此性空大乘经论...谓诸菩萨六处殊胜,有如是相,从无始世展转传来,法尔所得,是名本性住种性。习所成种性者,谓先串习善根所得,是名习所成种性。”[42]   《大乘庄严经论》也分菩萨种姓为“性种”与“习种”。原来菩萨种姓,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490898.html
  • 唐代寒山体的内涵、形成原因及后代接受

    风格特征。通卷寒山诗确乎不以立文字为宗,于佛教经论不拘泥执著,于语言字面不讲究修饰,实相无相,古朴淡然。六朝以来兴起的对诗歌典故、词藻、偶对、音律的写作要求,在这里都相当隔膜。自成一体的寒山诗,需要的...

    罗时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991545.html
  • 解严后新兴台湾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

      答:从经论来看这个问题,居士没有理由不能证得初、二、三果。要检验一个人有没有证得三果,应该要看他有没有离欲,因为证得三果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离欲,他已经有色界禅的定力,若当生未进证四果,则死亡以后,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291832.html
  •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活动之研究

    曹仕邦《中国沙门外学的研究──汉末至五代》,台北:东初出版社,中华民国83年11月初版,中华民国84年5月初版2刷。   13. 许明编着《中国佛教经论序跋记集》,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2年9月第...

    粘凯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110791948.html
  • 石刻的圣迹——中国石窟寺巡礼

    ,确有必要弄清楚。但就陆上丝绸之路对于佛教的传布价值而言,只要在寺庙建设(包括石窟)、经论建设、僧团建设等方面,承认从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这一支,是传华佛教中规模最大、建树最多、影响最远的一支,也就够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2292664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)

    见结、取结、悭结、嫉结),不见有十结。《俱舍论》十九讲十使,又称十根本烦恼、十大惑、十见、十随眠,指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另外,在《阿含》、《俱舍》等经论中,常提到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8.html
  •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“返本开新”

    有两大目的,一是求福德,二是求智慧。福德智慧,两相发展,为人生向上的最大要求。经论上也常说,因地菩萨要“福慧双修”,及至佛果。《华严经》上也说:“皈依佛两足尊。”所谓两足,就是福慧圆满的意思。因此,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慈善|返本开新|现代中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55293214.html
  • 佛学大师:净土宗初祖慧远法师佛学思想

    。慧远二十一岁那年,打算离开洛阳,渡江南下,与江南名士范宣子共同商量良好的隐遁办法,不愿入世谋事。   范宣子满腹经论,名闻当世,但他从小就羡慕隐居生活,学业成就后,没有进入过公门,就隐居于豫章(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1693244.html
  • 长安佛教与儒道思想探析

    ”。他皈依佛门后,游方襄汉,遍访名师,讲习经论,既崇禅宗,又奉华严,成为力主禅教合一的华严五祖。他中年进入长安后,先到终南山智矩寺遍阅藏经,后居长安兴禅,晚住终南山草堂寺南的圭峰兰若,诵经修禅,著述...

    黄德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293386.html